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花蓮縣身心健康及成癮防治所
:::
網站導覽
花蓮縣衛生局
小
中
大
MENU
關閉選單
:::
網站導覽
│
花蓮縣衛生局
防治所簡介
防治所介紹
主任介紹
組織架構及業務職掌
聯絡我們/交通路線
身心科門診
醫師專區
門診資訊
社區心理衛生中心
中心簡介
服務範圍&團隊介紹
法規
相關流程及宣導單張下載
常見問題
心理諮商諮詢預約
毒品危害防制中心
中心簡介
團隊介紹及服務內容
毒品危害防制
下載專區
常見問答
毒品危害防制中心諮詢預約
身心健康自我檢測
網絡單位
搜尋
:::
毒品危害防制中心
毒品危害防制
2022-04-07
新興毒品
新興毒品的流行樣態
新興毒品不論外觀、使用習慣及行銷方式均和傳統的街頭毒品(street drugs)不同。在國際間,不論美國或是歐洲,新興毒品的使用族群均以青少年及年輕人為主,在台灣目前的趨勢亦然。
新興毒品有以下幾項特色
1.使用途徑和傳統毒品不同:新興毒品多以飲料(如咖啡包、奶茶包、果汁等)及休閒食品或零食(如果凍、梅子粉、糖果等)的方式偽裝,容易吸引青少年好奇初次使用,配合藥頭或同儕間的行銷話術如「只是會high的咖啡及茶」,「是流行不是吸毒」及「警察驗尿也驗不出來」等,致新興毒品的使用人數快速增加。
2.使用容易及新興混合型態:由於新興毒品的包裝及使用方式異於傳統的靜脈注射及吸食方式,立即的傷害感受降低致使初次使用者降低警覺心,易於公開場所(如夜店、音樂季等)或半公開場所(如KTV 包廂、私人派對等)使用,另外,由於新興毒品多為混合型態,也讓使用者感受到「每次使用的感覺都不一樣」的新奇與期待感,後果則是使用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使用了哪一種毒品。
3.不斷挑戰毒品分級制度及篩檢難度:新興毒品常以合法的興奮劑之名公開在網路或商店販賣,甚至在包裝上標註「非供人類使用」,藉以規避法律規範。由於新興毒品多為人工化學合成物質,現代製藥化學工業的發達,易於製造過程改變其部分化學結構,以規避各國之毒品分級制度,導致法規難以規範新興毒品的氾濫。另外由於毒品檢驗方法的限制,也使新興毒品不易檢出,致嚴重低估其濫用現象,且影響臨床處理藥物中毒的效率。
資料來源:
台灣醫界雜誌
第61卷第9期
2022-07-14
修正「毒品之分級及品項」部分分級及品項。
2022-04-12
毒品危害防制條例
2022-04-12
特定營業場所執行毒品防制措施辦法
2022-04-12
毒品危害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講習辦法
2022-04-07
常見濫用藥物毒品